2013.08.06 | 攝影:同心圓義工攝影團隊
當神的聲音臨到以賽亞,詢問有誰能夠接受祂差遣的時候,以賽亞回應神說:「我在這裡,請差遣我!」但是在認真尋求的過程中,如何能確定神是否呼召我?還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呢?感謝神的恩典,6月份由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主辦的「The SHOUT 2013全港信徒事奉裝備奮興特會」,過百位參加者表示願意尋求全職事奉,為此,「同心圓」於七月廿七日假同心圓會幕禮堂舉行「主啊!我當作甚麼?尋求全職事奉講座」,由本會培訓顧問陳志豪牧師主講,總幹事霍志鵬先生(Thomas)回應,共五十人出席。
陳牧師開始時強調廣義來說,每位基督徒應該是在其工作或學習崗位中全職事奉的,他特別透過四個C:Calling(呼召); Character(品格);Competence(能耐); Community(群體),幫助願意放下個人謀生技能,全時間投入事奉的弟兄姊妹,了解如何確定神的呼召並為此作好準備。
事奉者的呼召
陳牧師首先指出,雖然聖經沒有明確指出如何確定神呼召我們,但是<<提摩太前書>>第三章曾提及一些基本的原則,例如曾經長期參與該事奉崗位的經驗,並有持續羨慕聖工與渴望更多為神作工的心志(三1)。陳牧師提醒弟兄姊妹,切勿對呼召存著誤解,例如只顧聚焦在事奉的崗位,忘記耶穌基督吩咐我們要放下生命的主權跟隨祂的大使命。另外也要小心過份主觀或理性的呼召經歷,雖然主觀性的領受是需要但不能是唯一的,避免個人脫離現實的誤解及聖經的引證。相反,過份理性的呼召,則要留心當面對事奉的困難和挑戰時,容易因欠缺動力堅持而放下神交付給我們的託付。
事奉者的品格
除了主觀性的呼召外,陳牧師指出保羅在三章2至7節的經文,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客觀條件指引,就是要選擇成熟的弟兄姊妹作帶領。至於需要有多「成熟」才能參與全職事奉?陳牧師表示因應不同崗位有不同的要求,他舉例說年青時已開始參與大學生的福音工作,需要的不是人生老練的成熟度,更要有願意跟隨成為主門徒的心,學習和懂得教導弟兄姊妹的靈命成長。陳牧師強調作為全職事奉者,特別是牧養及領導層面的崗位,更需要認真面對其生命品格及道德操守的軟弱,檢視個人生活及行事為人是否合乎聖經觀點。
陳牧師以領袖訓練學者羅伯特·克林頓(Robert Clinton)的「領袖發展模式」其中三個階段指出,神如何預備事奉者的品格,分別是「發現神的主權」;「內在生命的建造」;「事奉中成長」。事奉者要有拆解個人生命軟弱的能力,認識神在我們生命經歷的軌跡;把握初信階段的栽培與造就,打好事奉生命的基礎;透過事奉的過程學習不同的屬靈功課。
事奉者的能耐
許多時我們以為事奉神代表要作許多又大又難的事,但陳牧師提到事奉的態度十分重要,那怕是一件小事也要忠心認真預備,神才會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給我們處理。至於如何確認神所賜的恩賜?陳牧師指出個人恩賜與成熟度不能完全掛勾,多是初信時期透過廣泛接觸不同事奉崗位裝備而來。而身邊一同的事奉戰友,也能夠引證我們的恩賜,而且通常與呼召相近。此外,事奉過後會有一種平安而說不出的滿足感,看見弟兄姊妹的生命被建立,並且是神而不是我們得著榮耀,過程中經歷神的同在和信心,清楚明白神的心意如何與祂同工。
事奉者的群體
「在尋求的過程中我們身處的群體,雖然未必能夠全部人同意,但他們的印證是絕對不可缺少的。」陳牧師認為藉著經年累月的相處,他們能夠印證事奉的呼召、謙卑聆聽生命需鍛鍊的品格、評估個人恩賜、合適的事奉崗位及聖靈獨特交託的負擔。
其後的問答環節,有與會者問及對於神蹟性印證的看法? Thomas鼓勵與會者避免過份情感化,要多尋求神的內證多於外證,並要把生命交託及奉獻給神,順服聖經的真理及讓耶穌成為生命的榜樣。
最後,Thomas回應時鼓勵每位與會者,無論神呼召是牧會工作或是機構服侍,都是為了各按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。最重要的是尋求神所託付的負擔,建立美好的個人靈性與生命品格,尋求全職事奉的動機切勿出於個人的能力,並要有為神負代價的心志,並且定睛仰望神的供應與帶領,立志成為一位蒙神恩典的僕人。